案
例
一
某大学生小王接到自称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电话,称小王的医保卡使用异常已经被锁卡,如有疑问请拨9转人工服务,因涉及切身利益,小王按下了数字键9,一分钟后,对方回复称小王的医保卡“因使用异常被锁卡”,并要求小王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医保卡账户等信息,小王在按照步骤操作之后,卡内3000元生活费被转走。
案
例
二
江苏扬州的小陈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小陈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9000元“校园贷”未还,将影响到个人征信。由于对方提供的信息丝毫不差,让小陈信以为真。在对方的指导下,小陈向多个APP申请了三笔总计65000元贷款,随后,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贷款分别转到三个陌生的个人账户里。在对方要求他把下载的APP都删除时小陈才发觉事情不对,一一核对后发现已经损失了6万多元。
案
例
三
小陈同学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尊敬的商户您好!由于购物平台网络系统升级,请您及时点击以下网址认证账号信息,以免影响正常接单!回复T退订”,随后小陈点开了短信内容中的网址,进入该网站之后按照提示输入账号和密码,随后一步步操作之后,银行卡余额被洗劫一空。
案
例
四
不久前,秦同学报案称其收到冒充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好友申请,对方告知其快递丢失,打算提供全额理赔。随后,秦同学按对方要求在网上进行操作,并通过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付款了8000余元。
案
例
五
2020年10月22日,重庆某大学生林某来到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当天19时至21时之间在学生宿舍内被人以网上裸聊的方式敲诈勒索5800元。
案
例
六
2020年12月,小丽接到自称是某宝“客服”的电话,对方对信息和细节非常清楚,以小丽此前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为由,要求小丽开启某付宝备用金功能,一个多小时内骗取了小王2万元。
花式套路都有哪些?
01
校园网贷诈骗
校园网贷是高利贷的一个马甲,把消费用户定义为大学生,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虚荣心理,就会开始贷款,购买一些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日常学习生活中,消费要做到量入为出,不要去盲目攀比和超前消费,谨防网络贷款陷阱,远离网络赌博,远离网贷,理性消费。
02
传销诈骗
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网络传销是交钱拉下线,唯一不同的是网络传销更具隐蔽性,变相形式多种多样。
03
信用提额诈骗
不法分子发布“轻松提升借款额度”等信息,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通过编造提额需要刷信誉、交保证金、手续费、押金等理由,骗取受害人转账、套取受害人支付密码等信息。
04
恋爱诈骗
利用受害者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上当而实施骗财骗色诈骗犯罪的活动。不法分子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进行推广,把目标引流到第三方聊天软件上,然后通过话术,诱导目标去下载专用APP,实则是获取通讯录的木马病毒程序。受害者手机通讯录被骗子的后台记录下来后,以此获得后续敲诈受害者的关键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05
二维码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卖家,向买家提供二维码,利用“扫一扫”实施诈骗。有直接通过二维码付款,诱骗受害人付款。也有可能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下载后盗取买家的个人信息。
06
朋友圈诈骗
朋友圈里的“微商”趁节假日电商平台的活动机会进行热炒,在朋友圈上发布虚假的低价购物信息、虚假“优惠券”链接、虚假红包,诱骗消费者点击或汇款购买,传播木马病毒、套取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账号等。
07
退货退款诈骗
不法分子常以“退货”或“退款”为由假扮客服或快递员,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用户私人信息、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转走消费者存款、送假货,或以“退货”为由、“货到付款”为由以骗取钱财。
08
二手交易诈骗
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网站和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谎称秒杀的商品自己不想要,想要低价转让。一旦有人联系购买,不法分子便会编造各种理由,以需要缴纳“保障金”“海关费”为名实施诈骗。
09
伪基站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等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10
网络刷单诈骗
网络刷单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招聘网站、兼职类QQ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给电商平台商铺刷单以提升销量、信誉度)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兼职的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系统、网络、冻结问题等种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多次汇款的网络诈骗。
必备防诈骗技能
私人信息防泄,加强诈骗防范意识。
从思想上杜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核对信息真实性,保持手机通讯畅通。
遇事沉着冷静,及时减少损失。
增强防范意识,共营文明校园。